夏季,天气炎热,冷饮与烧烤成为不少人的最爱,然而,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被肠道传染病盯上,而细菌性痢疾,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宵夜好吃,莫要贪吃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
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临床主要表现:发热、腹痛、腹泻、腹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性脑病。
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情迁延不愈,发展成为慢性菌痢,可以反复发作。
流行特征
1.传染源: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其中非典型病人、慢性病人及带菌者由于症状轻或无症状而易被忽略,故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更大。
2.传播途径: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直接或间接通过苍蝇污染食物、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地震,战争,洪水等因素可致水源污染,而引起暴发流行。
3.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且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但有交叉耐药,故易复发和重复感染。
疾病预防
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1.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
2.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
3.保护易感者:口服痢疾活菌苗,如F2a型“依链株”(为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上反复传代的无*菌株)活菌苗,它不能在肠黏膜层繁殖而不致病,但能刺激肠黏膜产生局部保护性抗体—分泌型IgA,免疫力可维持6~12个月。
预防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剂喷洒、擦拭。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