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华赵得伟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常见的静脉溶液补液的用量及成分
①等张液:
2∶1液=0.9%氯化钠液2份∶1.4%NaHCO31份;
②2/3张液:
4∶3∶2液=0.9%氯化钠液4份:10%葡萄糖3份∶1.4%NaHCO32份;
1∶1加碱液=0.9%氯化钠液ml+10%葡萄糖ml+5%NaHCOml;
③1/2张液:
2∶3∶1液=0.9%氯化钠液2份∶10%葡萄糖3份∶1.4%NaHCO31份
④1/3张液:
2份0.9%氯化钠液∶6份10%葡萄糖∶1份1.4%NaHCO3;
⑤维持液:
10%葡萄糖ml+5%NaHCO5ml+10%KCl2ml。
补液的用量及成分
补液应包括3个组成部分: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补液的关键在于第1天24小时,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酸中*,首先要扩容纠酸,继而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异常及继续生理丢失量。
待血循环和肾功能恢复后,机体自身就能调节。纠正脱水过程中,注意补钾。
第一天补液:
原则:三定:定量、定性、定时。三见: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镁。
1.定量:
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婴幼儿重度脱水约~ml(kg·日),中度脱水约~ml(kg·日),轻度脱水约90~ml/(kg·日),学龄前儿童各度补液量应少补1/4,学龄儿童则少补1/3。
2.定性:
溶液种类有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若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首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低渗性脱水若血钠浓度<mmol/L,可补高张液,常用高张液为3%氯化钠溶液。
3.定时:
输液速度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补液速度主要分为3个阶段:
①扩容阶段:
恢复有效循环量。对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②纠正脱水阶段:
补充累积损失量。在扩容后根据脱水性质选用不同溶液(扣除扩容量)继续静滴。对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不需要扩容,可直接从本阶段开始补液。本阶段(8~12小时)滴速宜稍快,一般为每小时8~10ml/kg。
③维持补液阶段:
脱水已基本纠正,只需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12~16小时滴完,一般每小时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各度的输液时间大约分别为24、20、16小时。
4.纠正代谢性酸中*(简称代酸):
①轻度代酸患儿不另加碱性药;
②重症代酸可静脉缓慢推入5%NaHCO35ml/kg,必要时可重复1次;
③已知CO2 结合力,可按下式计算:(40-CO2Vol%)×0.5×体重(kg)=所需5%NaHCO3液ml数;
④已知血酸碱度,可按下式计算:(BE绝对值-3)×0.3×体重(kg)=所需碱性液数(mmol,1mmol含5%NaHCO3液1.7ml)。
5.钾和其他电解质的补充:
①补钾:
低钾病人一般采用10%氯化钾溶液,口服较安全,~mg/(Kg·日),最好分6次,每4小时1次,或配成0.15%~0.3%浓度的液体(一般在尚未输入的液体中每ml加10%KCl液2ml)由静脉均匀输入,速度切忌过快,患儿有尿则开始补钾(有低钾血症的确切依据时,无尿亦可补钾)。又有报道,补钾必须待有尿后进行,否则易引起高血钾。短时快速由静脉给钾可致心跳骤停,必须绝对禁忌。体内缺钾完全纠正常需数日,待患儿能恢复原来饮食的半量时,即可停止补钾。
②补钙:
佝偻病患儿在输液同时即给口服钙片或钙粉,每次0.5g,每日3次。补液过程中出现手足抽搐时,立即给10%葡萄糖酸钙5~10ml,稀释后则静脉缓慢推入,如多次用钙抽搐并不缓解,则需注意低镁血症。
③补镁:
测定血清镁,如低镁,可深部肌注25%硫酸镁液0.2~0.4ml/(Kg·次),1日2次。
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
经第1天补液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已基本纠正,主要是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如果第2天还必须静脉补液时,一般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日)用1/5张含钠液补充。异常继续损失量是丢失多少补充多少,用1/2~1/3张含钠液补充。
鼻饲管补液
如无静脉输液条件可用此法。鼻饲点滴ORS液20ml/(kg·小时)连续6小时(总量ml/Kg)。如病人反复呕吐和腹胀应放慢鼻饲点滴速度;6小时后重新评估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本平台其他精彩文章:
最新肠道病*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手足口病问与答
简单四步,教你看懂动脉血气分析
小儿常用退热药物治疗专家指南(版)(最新)
史上最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
慢性活动性EB病*感染(CAEBV)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脑病的诊断与临床特点(1)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新诊疗常规及流程图
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儿童结核病管理(第2版)节选
儿科心前区不同部位常见生理性杂音介绍及鉴别
指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年制定)
图文讲解小儿纵膈占位及纵隔气肿的影像学诊断
(独家/最新)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控制专家共识(版)
版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实践指南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2)
小儿常见呼吸异常的临床分析
十六个问题让你全面看懂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图解0~7岁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嗅神经和视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临床常见危象诊治
图表精讲小儿瘫痪
小儿脑疝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近30种异常面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收藏)
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临床应用的最新专家共识(版)
让儿科医生心痛的心源性腹痛
儿童常见慎用或禁用药物一览表
手足口病的诊治要点
昏迷患儿去大脑强直与去皮层强直的区别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小儿物理降温之孰是孰非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最新脓*症及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介绍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治方案(版)
儿科常用抗微生物药使用剂量指南
儿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指南(版初稿)
小儿常用祛痰药使用专家共识
让医患和谐的18字*金法则
第三至六对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治方案
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分期及常见原因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