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返工的日期越来越近,“怎么回去上班”成了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大问题。
长途返程的路上,除了戴好口罩还要做些什么才能更安全?
办公室里那么多人,怎么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交叉感染?
上班后每天上下班的通勤路程,又要怎么做?
……
以前这些我们根本不会去想的问题,突然都变得棘手起来。
毕竟最近这条消息大家都看到了,除了空气中的飞沫可能携带病*,门把手、手机屏幕、电脑键盘、水龙头……这些家居细节里,都可能成为病*间接传播的途径。
作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或者家中有上班族的,咱们应该怎么做才尽可能周全?
我们整理了每天大家都会遇到、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的事,用一位妈妈一整天的行程展现出来。
希望大家可以收藏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减轻疑虑——返工
上下班途中
工作的一天
下班回家
返工途中1眼看就要开工了,丽丽准备从老家回到上班城市。
◎除了手机钱包身份证,随身还需要携带什么重要物品呢?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口罩:口罩在被污染或者潮湿后需要立即更换,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用一次换一次,视清洁程度可使用更长时间。
★笔:便于随时填写个人信息,节省时间且减少交叉感染几率。
★酒精喷剂或酒精棉片:随时对手部进行消*。
★餐巾纸、湿厕纸:减少路途中公共厕纸的交叉感染风险。
★隐形眼镜换成框架眼镜:隐形眼镜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大号保鲜袋:想不到吧?替代一次性马桶圈、没办法洗手时的临时塑料手套、当垃圾袋或者收纳......关键时候能派上很多用场(临时替代用,防渗透效果不确定,不能替代洗手)。
2◎返程需要搭乘飞机,候机过程中丽丽应该注意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无论乘坐飞机、高铁还是大巴,都要:
★排队候车讲究秩序、安静通行,尽量拉开间隔距离(最好超过一米)。
★全程戴好口罩,用酒精棉片等对座椅扶手等容易碰到的地方擦拭消*,且对双手进行清洁消*。
★少饮水减少如厕次数;如厕时冲水用餐巾纸隔离按压,特别注意事后洗净双手。
通勤路上3◎安全抵达后的丽丽第二天准备出门上班,出行方式应该优先选择:(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私家车、步行、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要注意:
★公共自行车的把手坐垫要消*,用完要及时清洁双手。
★乘坐公交车和出租车,尽量不接触扶手把手,乘坐各类车辆都要注意开车窗通风、尽量错峰出行。
★公交车网约车内部,也要佩戴口罩。
4◎丽丽办公室在18层写字楼的6楼,要不要搭电梯?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能爬楼梯,就尽量不要乘坐电梯。
★乘坐电梯也要尽量避免高峰时间段乘坐。
★即便使用餐巾纸、手套隔离按电梯按键,之后也必须对手进行消*或者洗净。
★有些电梯内被贴心放置了共用抽纸,疾控专家其实不建议这么做,因为放在密闭电梯里被污染的可能性也是很高的,还是电梯及时消*更为重要。
工作的一天5◎丽丽到了办公室,坐下来办公前应该先做些什么准备?(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自觉配合公司的体温测量和检查工作。
★第一时间洗手,可考虑自备一瓶洗手液。
★入座后鼠标、键盘、座机电话、手机屏幕、工位、座位扶手等进行消*(酒精或者消*湿巾),自己工位产生的垃圾尽量用自带的垃圾袋收纳并封口。
6◎在办公室的一天,有哪些事情要注意?(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避免迎面打招呼和不必要交流,减少开会面对面交谈,尽量通过网络交流。
★工位集中的办公区域,全程佩戴口罩。
★休息时间,也尽量避免面对面交流和近距离接触。
★杯子最好准备好杯盖,杯口不要暴露在外。
7◎办公室里有点冷,应该怎么办?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即便有点冷,也要保持办公室的空气流通。每天要定时通风,每日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
★尽量不开中央空调,可以自备小毛毯或暖手宝替代。
8◎午餐时间能和同事一起边吃饭边聊八卦吗?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无论是自带还是外卖,都建议自带餐具、分开就餐。
★尽量避免聚餐和减少外出就餐。
9◎要上厕所怎么办?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尽量使用蹲厕,坐厕的尽量使用一次性马桶圈或者严格消*。
★如果使用坐厕的话,冲厕所时要盖上盖子冲水,洗手中也注意水龙头清洁。最重要的还是洗手、洗手、认真洗手。
下班回家10◎下班了,忙了一天的丽丽终于可以放松一下,这个时候她应该: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不要在办公场所、商城等地闲逛逗留、径直回家。
★进家门前,及时妥善丢弃佩戴的口罩等物品。
★衣物挂在通风处,鞋底朝外通风处放置。
★不要立刻与家人、小孩亲近,第一时间洗手洗手洗手、洗眼镜、洗脸!对手机屏幕和机身进行酒精消*。
接下来,就是好好享受下班后陪伴孩子的时间、好好休息,用饱满的状态迎接第二天的工作啦!
看起来,这些事情都非常琐碎,放在平时很多我们都根本不会在意。
但其实认真想想,这场肺炎疫情给我们最大的警示,就是要认真做好日常这些总是被我们忽视的好习惯。
我们要打败的,不止是这一次的疾病传染,更是那些造成疾病传染的坏习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还可能遭遇的各种病*中,给自己、给家人更好的保护呀!
(资料整合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健康杭州、头条新闻、都市快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广州日报)
把这些坏习惯,统统“打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