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为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响应*的号召,不怕苦、不怕难,在疫情面前敢冲锋、能战斗、战必胜的决心与信心。8月20日起,本平台推出系列报道,医院人凝心聚力、弘扬正气,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以“仁心仁术、康泽天下、担当敬业、无私奉献”的市立精神为鼓舞,彰显出的“崇尚医德,大爱为民”的国家情怀和责任担当。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启峰人称“柳叶刀”,在科学严谨的医学世界里,他的身心早已无私奉献给了神经外科事业。24年来,他以刀为笔,在颅脑方寸间精心耕耘,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怀着初心勇攀高峰
年从青岛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刘启峰义无反顾选择了神经外科。期间,他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刘玉光教授攻读硕士,进行神经外科专业学习;后又进入陆**医大学进修,师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介入专业组委员、中国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刚教授学习神经介入技术,参与上千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治疗,独立开展并掌握颅脑肿瘤显微外科这一先进技术,每年独立完成手术百余例。“神经外科手术稍有不慎,患者轻则重残,重则致命。因此,为医者必须精益求精。”刘启峰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把万分的细心、万分的谨慎当做神经外科医生的第一要务。潜心进修追求卓越
正是因为热爱与执着,他不断探索,潜心进修,追求卓越。在医院进修时,为更好地练习技术,刘启峰经常在科室“加班”,一待就是一天。即便是晚上睡觉,他的脑海里都是从哪里下刀、如何剥离神经。开颅手术对脑组织损伤比较大,且难度大、风险高;与之相反,介入手术相对来说虽然损伤小、但风险并不小。着眼于此,刘启峰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熟练掌握介入手术,以科室为家,苦心钻研,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年,刘启峰在泰安率先开展了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动脉瘤栓塞治疗,当时整个山东省内开展是比较早,救治了很多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给这类患者带来了“福音”。妙手匠心医者仁心
从医以来,刘启峰从没有停止探索。二十多年来,他坚持节假日和星期天查房、危重病人及当日手术后病人晚查房,手术数千例,无差错事故及纠纷。对于特殊病例进行反复研究,不断将新技术引入神经外科治疗。有一名6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走路不稳、头痛、三叉神经痛、喝水呛咳入院。经检查,患者患有脑膜瘤,再继续发展就可能危机生命。为减轻患者痛苦,刘启峰选择了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岩尖部脑膜瘤,并独立完成手术。一次手术切除肿瘤,降低了多次手术风险,减轻了患者痛苦。术后,患者走路正常,头痛消失。“刘主任手中的柳叶刀犹如绣花针般游走在纤细的神经间,观摩他的手术,犹如观看一场艺术表演。”刘启峰的同事张彬说。谈起从医初心,刘启峰说:“我和所接触的患者都处成了朋友,他们到现在家里有患者仍然会联系我。作为一个医生,我将不断探索,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就是这样一位把患者当朋友的医生,手起刀落间尽是医者仁心,一生都在无影灯下精心雕刻,用一把柳叶刀为脑病患者描绘出一派清新世界。通讯员:赵玲大家都在看
●以匠心,致敬行医之路
●一图带您看懂!疫情防控常态下医院人员出入流程●关于全面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工作的通知●创城先锋文明表率医院扎实推进“创城”工作
●“医”路护航:温馨一点点守护时刻在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