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寒暖渐变,天气干燥寒冷,反复无常,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据有关医疗部门调查统计: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等的发病率占全年发病总人数的69.5%
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血液黏稠
生活压力大、缺少运动、饮食结构不健康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5.酗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小量饮酒有益,大量饮酒有害。
6.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7.其他
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都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3.进补要适度。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4.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5.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有没有一种高效方便的方法来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三氧自血回输是一种治疗方法
案例一:尹某,男,58岁
症状:患者因“间断性头晕伴全身不自主抖动10年余”入院,有帕金森氏病10年余。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病史。患者10年来患有帕金森氏病,表现为全身不自主抖动,尤以双上肢抖动较重,患者近10年来出现运动迟缓、肌强直、站立不稳等现象,口服多巴丝肼药物,病情控制尚可,偶伴有间断性头晕、心慌症状,呈短时间内发作,持续时间不定,经自行休息症状稍可缓解,不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出汗等不适症状,夜间身体僵硬、烦燥,夜不成眠。
诊断:慢性脑供血不足帕金森氏病
诊疗计划: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脉供血。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每日一次治疗。
疗效:行臭氧大自血治疗3次后,身体僵硬、全身不自主抖动症状明显减轻,睡眠明显改善。共治疗9次。
案例二:乔某,男,67岁
症状: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经头颅CT显示:右侧小脑半球软化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经有效治疗后,左侧肢体无力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确诊为脑梗塞病史3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后再次来就诊时,确诊为脑出血,经对症治疗后遗有头晕症状。
诊断:脑梗塞(急性期),脑出血后遗症,陈旧性脑梗塞
治疗方案:1.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
2.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消除自由基:静点依达拉奉注射液,奥扎格雷,纤溶酶。
3.三氧体血回输疗法每日一次。
疗效:两次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后,可独立行走,共治疗5次
案例三:谢某,男
症状:患者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双足麻木不利症状,当日未缓解,就诊为脑梗塞,经治疗后语言不利症状有所缓解,仍有双足麻木症状,在院治疗后言语欠清,双足麻木症状明显好转,近日患者自感双足跟感觉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八年,发现2型糖尿病史10余年,在进行颅脑MRA确诊为左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同时确诊为脑梗塞,经对症治疗后遗有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症状。有卒中后精神障碍病史4月余。偶有小便失禁。
诊断:
1.脑梗塞(恢复期)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3.陈旧性脑梗塞
4.2型糖尿病
5.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
6.卒中后精神障碍
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方案:1.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降压,降糖,营养神经,抗焦虑: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普罗布考,瑞格列奈,甲钴胺片,维生素B1,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2.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静点前列地尔,舒血宁,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3.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每日一次。
4.针灸三阴交,阳陵泉,给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胫后肌,腓肠肌内侧)低频脉冲电治疗。
疗效:十次三氧大自血治疗后,小便失禁,流清鼻涕等症状消失,二十次后,疼痛麻木症状基本消失。
什么是三氧自血回输疗法?
医用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即抽取ml静脉血注入耐三氧化的无菌容器里,然后向容器中输入等体积的医用臭氧混合气体(浓度20-40μg/ml)。顺时针方向摇晃3-5min,最后通过25分钟左右的时间将血液重新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氧化血液中的脂肪物质与蛋白多糖复合体,杀灭致病微生物,再回输到人体内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三氧治疗是一种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抗衰老等多位一体的绿色疗法,而且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三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
1.医用臭氧治疗可迅速消除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水肿,从而避免瘢痕的产生,而脑组织水肿和后继性瘢痕是产生偏瘫的主要原因。
2.医用臭氧进入人体后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复合物,它是调节激活细胞膜机能的一部分,也是调节血粘稠度和所有体内细胞能量生产的必要物质,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3.医用臭氧可以氧化粘附在血管内壁上的脂类成分,使其被血液带走,从而降低血脂。
4.医用臭氧可以改变血小板的功能,促进血栓解体,降低或去除血液中红细胞的凝聚,恢复其弹性和功能结构,使其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增加对氧的吸收。
5.医用臭氧可以激活谷胱甘肽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延缓泡沫细胞产生,降低血液粘性,促进血液循环。
6.医用臭氧可以降低局部组织氧合血红蛋白的结合速度有利于氧从血液中向组织的释放,加速血液循环,提高ATP的产生量。
7.医用臭氧可以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局部组织供养,同时还可以恢复细胞功能,增强细胞的氧代谢功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