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脑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慢性偏头痛患者千万不能忽视这一点
TUhjnbcbe - 2025/4/10 17:40:00

前段时间在门诊诊治了这样一位患者,女性,38岁。这位病人患偏头痛病史十余年,最初多于劳累或是休息不好时出现,头痛呈胀痛,并有搏动感,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希望在安静、黑暗的室内休息。患者通过睡眠或是服用止痛药物,头痛多于次日缓解。但近几年患者头痛发作的次数、程度均比以前明显严重,再加上工作压力较大,服用止痛药物或是曲普坦类药物效果不佳。来到我门诊时,通过详细的问诊,我注意到患者除有偏头痛一病以外,尚有情绪低落、不想做事以及诸多躯体不适的抑郁症表现,相关的量表评测也印证了这一诊断。通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偏头痛发作的频率、程度及情绪均有较大改善。

偏头痛是一种由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所致的原发性头痛,其具有单侧性、搏动性、程度中到重度、日常活动加重等特点,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根据偏头痛每月头痛天数及其他特点,可分为发作性偏头痛(episodicmigraine,EM)和慢性偏头痛(chronicmigraine,CM)。慢性偏头痛与发作性偏头痛相比,其对药物反应更差,且更易存在心理或躯体疾病,如抑郁、焦虑、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这其中,由于偏头痛与抑郁障碍在发病机制上涉及到大脑结构及功能改变、神经递质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和应激因素等多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与交叉,因而二者共病更为常见,且可能造成更加复杂的症状,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

从中医辨证角度,二者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偏头痛一病,在中医古籍中被称为“头风”、“首风”、“脑风”、“真头痛”等病。临床中多从风、火、痰、瘀、虚等方面进行辨证治疗。这其中肝风内动、肝火上炎,导致气血逆乱发病被许多中医临床医师重视,治疗上也更强调以中医肝脏为中心进行处方用药。另一方面,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肝属木,木气生发则冲和条达,肝之疏泄功能正常。肝失疏泄则为中医郁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因而对于偏头痛合并抑郁疾患的患者,从肝论治不失为一重要治则。

回到刚才那位患者的治疗,她的相关量表评测已经达到中度抑郁程度,在与其充分的沟通后,加用西药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给予中药辨证治疗,改善患者口干、口苦、食欲不佳、易于疲乏无力等躯体症状。患者常于月经期出现偏头痛发作,故于行经前增加疏肝理气之药,并针对偏头痛应用虫类药、祛风类中药以增强止痛效果,减少了西药止痛药物的用量。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中药汤剂改为成药,继续在门诊随诊。

来源:医院脑病科张晓晖副主任医师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偏头痛患者千万不能忽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