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爽爽
溶血病宝宝危在旦夕
刚出生一天须换血
8月21号的中午,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应有的安静,“这里是产房,有个刚出生一个小时的宝宝面部可见散在青紫色瘀斑,面色发黄,赶紧来看看吧”,听罢,新生儿监护室医师李爽爽立即赶往产房会诊。
到达产房,追问病史,查看患儿,宝宝面部肉眼可见的黄染,患儿母亲血型为B型,RH(-),就是所谓的“熊猫血”,该宝宝是第二胎,病史追到这,“新生儿RH溶血病”就闪现脑海。
给宝宝做完系统检查,就抓紧跟宝宝家人谈病情,办理入院手续,做检查,紧追化验结果。
化验结果回示血红蛋白90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18.6%,血型B型,RH(+),总胆红素umol/L,白蛋白低。患儿渐出现肝脾大。
换血又须“熊猫血”
多方联动救援成功
报告新生儿监护室刁建勋主任及梁春景副主任,患儿新生儿RH溶血病诊断明确,患儿急需换血。
立即联系血库,急联菏泽血站,申请特殊血型洗涤红细胞及血浆,,在最短时间内备齐所有血源,为换血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在梁春景的指导下,急救团队张艳东、李爽爽、吴秀丽开始对其进行“新生儿换血术”。在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们细致地查看着每一个细节,反复计算并核对着输血量、输血速度、出血速度,一分一秒都不敢懈怠。
历经2小时,换血顺利结束,宝宝全身的血全部“交替”了一遍,换血量达到了毫升。
患儿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复查胆红素明显下降,辅以蓝光照射,患儿肝脾逐渐缩至正常,“小小黄人”慢慢的变成了白娃娃。
住院十天后,宝宝出院啦,宝宝及时的治愈得利于产科及新生儿科医师的及时识别与治疗以及宝宝家属们的极力配合以及。
在风雨兼程的路上,在以后冷暖交织的光阴中,愿宝宝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
延伸阅读
什么是Rh新生儿溶血病?
Rh新生儿溶血病是因孕妇和胎儿的Rh血型不符而引起的疾病。若孕妇为Rh-,胎儿为Rh+,当孕妇第一胎分娩胎盘剥离时,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会刺激母体产生抗D抗体(IgG)。抗D抗体在母体怀第二胎时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与胎儿的红细胞结合,引起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如果Rh-孕妇过去输入过Rh+血,第一胎也可能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给分娩72小时内的Rh-初产妇注射抗Rh(抗D)免疫球蛋白,可防止其在第二胎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RH溶血病,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如若不能及时换血,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脑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