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了解“虎眼征”。
虎眼征是指在颅脑MRI检查的轴位T2WI序列上,双侧苍白球呈明显低信号,在苍白球的前内侧低信号中可见条片状高信号,整体看与老虎的眼睛极为相似,称之为虎眼征。
当然,也有人说没觉得像老虎的眼睛啊,于是有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将图像翻转°,然后再看,或许更像是老虎的眼睛。
虎眼征中苍白球弥漫的T2低信号主要与铁沉积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人都会出现铁沉积的现象,其中以苍白球、红核、黑质等核团最为明显。这种沉积的铁主要以铁蛋白的形式存在,为顺磁性物质,因此在T2WI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
某些椎体外系疾病如苍白球色素变性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等会加速神经系统的铁沉积速度,在青年人中就会表现为双侧苍白球明显的T2WI低信号;并且还会造成苍白球前内侧胶质增生、水分含量增多、神经元崩解消失、神经纤维网空泡形成,在T2WI序列上呈明显高信号。
出现这种虎眼征最常见的椎体外系疾病为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PKAN),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之前也称作苍白球色素变性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儿童家族性常染体隐性遗传神经变性疾病。虎眼征为Hallevorden-Spatz病(HSD)的特异性表现。
病理上可见苍白球、黑质内铁质的异常沉积、神经元消失、轴索退变。苍白球前内部及尾状核头部呈疏松组织改变,为明显空泡样变性,但缺乏铁质沉积。
HSD多于儿童或少年起病,进展快,主要表现为椎体和椎体外系症状、精神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MRI中苍白球的T2WI低信号对应病理上的色素沉着和神经元轴索肿胀区,由于铁质的顺磁性所致;而高信号则代表病理上的疏松组织区。除了苍白球外,病变还可累及红核、齿状核,同样表现为T2WI低信号。
青年患者,双手姿势性震颤10余年,查体发现患者为面具脸,声音单调。
行颅脑MRI检查。轴位T2-FLAIR序列,显示双侧苍白球低信号背景内见片状高信号,患者最终诊断为非典型性PKAN。
女性,21岁,反复性跌倒,痉挛进行性加重。
近三年来构音困难,10年前有发烧后癫痫病史。患者自述其兄弟伴有相似症状及影像学表现。MRI检查T2WI序列显示苍白球双侧对称性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绕,称虎眼征。患者最终诊断为PKAN。
总之,虎眼征是指在双侧苍白球铁沉积导致的弥漫性T2WI低信号背景下因神经元崩解消失、角质增生、神经纤维网空泡等原因导致的高信号,形似虎眼。虎眼征的出现高度提示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疾病(PKAN)。
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疾病(NBIA)
概述:指一组由特定基因突变所致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运动障碍、步态异常、痉挛、认知障碍等,其共同的影像学特征是脑内特定部位出现异常铁离子沉积信号。
NBIA为影像学诊断,其多种疾病类型可致:
1、PKAN:即上面所述HSD:约占50%。
2、PLAN:PLA2G6相关性神经退性性疾病,占20%。
3、MPAN:线粒体膜蛋白相关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4、Kufor-Rakeb病(KRD)。
5、FAHN/SPG35:FA2H相关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6、BPAN:螺旋蛋白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7、Woodhouse-Sakai综合症(WSS)。
8、血浆铜蓝蛋白缺乏症(ACP)。
9、神经铁蛋白病。
10、童年期静态性脑病成年期神经退行性疾病:SENDA。
11、神经轴突性营养不良:NAD。
既往NBIA的分类主要根据家族史、发病年龄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等。目前随着对该组疾病的深入研究及相关致病基因的发现,已尝试根据基因型进行确诊具体类型。附上诊断流程图和一些鉴别点。
上面所述是NBIA具体类型的分类和鉴别,此外,NBIA还需与其它表现为锥外的疾病进行鉴别:
1、若儿童期发病:则与脑性瘫痪、一氧化碳或霉变甘蔗中毒,以及由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进行鉴别。
2、若进展性病程者则需排除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病、变形性肌张力障碍和幼年型蜡样脂质褐质沉积病(ceroidlipofuscinosis),还要排除生理性钙化和Fahr综合征。
3、老年期发病的患者应注意与帕金森病相鉴别。
来源丨熊猫放射
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