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脑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脑内密密麻麻长了虫,都是这个习惯惹的祸,
TUhjnbcbe - 2023/5/22 19:54:00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9292.html

11岁的男孩小贝(化名),一向还蛮健康的,3天突然开始头痛,胀痛不止。

自发病开始,小贝精神也变差,没吃过东西,也没睡,小贝的医院就诊。

在急诊做了颅脑CT后,结果提示:“右侧额顶叶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医生建议住院诊治。

入院后,医生对小贝爸妈进行了进一步的询问,试图找出这症状的“幕后黑手”。

经过不断询问,医生得知,小贝来自农村,平时经常有喝生水的习惯。

虽然爸妈觉得这没什么,“村里都这样喝啊,渴了就喝口,不都没事吗”,但医生似乎找到了诊断的关键。

医生赶紧抽血查了一下血常规,拿到化验单结果发现:嗜酸细胞百分比31.%,升高了好多(参考值0.4%~8%),高度怀疑寄生虫病。

随后,又继续送检了寄生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肺吸虫IgG抗体阳性,综合影像学的高密度影、“隧道征”,进一步佐证了临床诊断:脑型肺吸虫病。

肺吸虫是什么?哪些习惯容易招虫?

肺吸虫,又称并殖吸虫,食甲壳类哺乳动物的常见寄生虫,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当它们在组织中迁移时会引发嗜酸性反应,我们可以在化验单上看到嗜酸细胞增多。

肺吸虫感染人体后主要寄生于肺部,还可异位至脑部、腹部及皮下等部位,引起相应的器官组织病变。

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农村部分地区,仍有饮生水、生食或者半生食虾蟹、蝲蛄的习惯,导致该病仍有散发。

症状在脑部,莫非是虫子入脑了?

肺吸虫的确可以导致脑部的症状,这就叫肺吸虫脑病,多见于儿童。

儿童肺吸虫脑病约占所有肺吸虫病的13.54%,97.91%的胸部CT异常,74.91%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这可能与饮生水、生食或半生食虾蟹、喇咕以及儿童青少年免疫功能不全有关。

这些虫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钻入大脑安营扎寨,寄生部位多在枕叶、颞叶及顶叶。

这些游走的肺吸虫随着迁移构成“隧道”,可对局部脑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分解代谢产物引起局部炎性反应,从而导致脑梗死、出血、坏死等表现。

虫体停留过久或虫卵聚集较多的地方可能出现脓肿、囊肿或肉芽肿。

肺吸虫脑病的诊断:参照国家颁布的卫生行业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予以诊断:

(1)有生食或半生食流行区肺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如淡水蟹、蝲蛄等)、转续宿主(如野猪肉、棘腹蛙等)及其制品、或在流行区有生饮溪水等流行病学史;

(2)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脑出血、癫痫等脑组织破坏、脑膜脑炎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或绝对值明显升高;

②肺吸虫成虫抗原的皮内试验阳性;

③血清肺吸虫抗体检测阳性;

④影像学检查有异常表现;

⑤组织学检查有特征性病理改变;

⑥病原学检查阳性,包括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或皮下包块或其他活体组织及各种体液中发现虫体或虫卵。

诊断标准: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⑴、⑵和⑶项①;临床诊断病例则在疑似病例基础上同时符合⑶项②③④⑤中任何一项;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病例上同时符合⑶项⑥。

小贝有长期生水饮用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外周嗜酸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肺吸虫IgG抗体(+),影像学提示右侧额顶叶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应为临床诊断病例。

肺吸虫还有哪些症状?

在肺吸虫的侵袭和迁移过程中,肺部感染发展缓慢,包括慢性咳嗽、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常常与结核病混淆。

颅内感染一般表现为占位性病变,有时还易误诊为脑脓肿,通常在肺部疾病发作后一年内出现,可能发生癫痫、失语、轻瘫和视力障碍等表现。

感染了肺吸虫,该如何治疗?

(1)世卫组织推荐吡喹酮作为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首选药物

成人或小儿剂量(RedBook[AAP]),连续2-3天,每天口服3次,每次25mg/kg,也可用于治疗肺外感染,但可能需要多个疗程。

(2)如果颅内感染,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

它们有助于降低虫体周围产生的炎症反应。若合并癫痫,可加用抗癫痫药控制癫痫发作,甚至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孕妇、儿童的特殊治疗

吡喹酮妊娠分级为B类,在孕妇中还没有充分且对照良好的研究,世卫组织认为治疗的益处大于风险。

对于儿童,尚未确定吡喹酮在4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有研究显示,许多未满4岁的儿童得到了治疗,未见不良反应报道,可充分权衡后使用。

临床治愈标准为:症状好转或消失,血嗜酸粒细胞明显下降或接近正常,血清肺吸虫抗体转阴,颅内病灶消失或者钙化。

如何预防肺吸虫感染?

肺吸虫一般是通过粪-口传播途径感染,美国疾控中心介绍了成虫发育的过程,见图1,了解了它的生命周期,就能更好地理解预防措施:

(图1肺吸虫的生命周期,来源:美国疾控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内密密麻麻长了虫,都是这个习惯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