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俊广东省名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医院脑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首届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王某某,男性,49岁。
01
患者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意识不清2小时”入院。头颅CT见脑桥左侧脑出血。入院后呈昏迷状,GCS评分5分(E1-V1-M3)。
02
刻诊症见:患者呼之不应,目合口闭,面白唇暗,四肢不温,偏身冷汗出,以正中线为界,左侧颜面及左侧半身汗凝如珠,拭而复生,右侧颜面及右侧半身则无汗出。舌淡苔白,脉沉缓。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03
中医诊断:营卫不和卫阳虚衰。
西医诊断:脑干出血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处方: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5g、白芍15g、大枣15g、生姜10g、制附片30g(先煎30分钟)、甘草5g。水煎服,共5剂。
5剂药后患者汗退。
04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阴阳失衡,产生风、火、痰、瘀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成,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又以气虚为先。气虚则不能固护津液肌表,导致玄府不密,津液外泄,而见汗出,且多为自汗。正如《景岳全书》云:“自汗者属阳虚,腠理不固,卫气之所司也,人以卫气固其表,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而津液为之发泄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明·张璐《张氏医通·杂门·汗》中也指出“夏月只半身汗出偏枯及天兆也”。意指“汗”常出在半身,将来易发生中风偏枯,即汗出异常与中风关系密切。
本例患者中医诊断考虑中风中脏腑之阴闭证,偏身汗出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所致。、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并加入辛温大热,能补少阴元阳的附子,加强扶阳温经固表的作用,使汗先止住,阳气能够固密滓液了,汗就不出来了。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