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连吃7种感冒药导致肝损伤,别再这样吃药了 [复制链接]

1#

原创MSHK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自行服药有风险!

前几天气温骤降,不少人被冷冽的秋风吹得瑟瑟发抖,甚至患上了感冒。

这不,11岁的果果受凉后出现了咽痛等感冒症状,家长就自行购买了止痛药、消炎药、感冒药和咽炎药4种药物给果果吃,果果服用后不仅感冒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出现了呕吐、腹痛等症状。家长以为前面4种药物没有效果,就又买了3种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胃药等)给果果吃,但是症状还是没有好转,医院就诊。经医生综合判断,果果因服多种药物出现了严重肝功能损伤,需要马上住院进行治疗。

图1微博截图

看到这个新闻,小编不禁要提醒大家在服用药物过程中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药物辅料都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其中,解热镇痛药物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是造成急性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为此,小编总结了对乙酰氨基酚的推荐用量、过量的表现和处理办法,提醒大家合理用药。

服用多少算过量?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吸收快,半衰期为1~3h,90%~95%的药物在肝脏代谢,经肾排泄。随着剂量的增加,代谢途径饱和,排泄比例随之下降。大量对乙酰氨基酚可耗竭谷胱甘肽,其活性氧化物与肝细胞蛋白共价结合引起肝细胞的溶解坏死。

APAP常用推荐剂量一般小于2g/d,成人最大推荐剂量为4g/d,若超过该剂量可致肝损伤。12岁以下儿童建议24小时内不超过5次,疗程不超过5天。12岁以下用量详见下表1;12-18岁:一次0.65mg,若症状持续,每8小时1次,24小时内不超过3次。

表岁以下儿童用量推荐

过量有哪些表现?

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痛或胃痉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症状可持续24h;

第2-4日内可出现肝功能损伤,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等肝坏死征兆;

第4-6日可出现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心肌损伤、肾衰竭、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障碍。

果果已经出现了呕吐、腹痛和肝功能损伤等症状,好在没有出现肝功能衰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治疗?

1

清除消化道的对乙酰氨基酚

方法有3种:吐根糖浆催吐、洗胃和活性炭吸附。

吐根糖浆可加重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症状,并降低活性炭和口服解毒药的疗效,不应常规使用。

2

药物治疗

N-乙酰半胱氨酸(NAC)

NAC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特异解毒药,能维持肝脏中谷胱甘肽的浓度,促使NAPQI向生成对乙酰氨基酚方向转化,同时能阻止一些大分子上的硫醇基团被NAPQI所氧化。NAC还能提供合成磺酸基的原料,磺酸基能与对乙酰氨基酚结合而解毒。

成人一般用法:50~mgkg-1d-1,总疗程不少于3d。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给药速度,以防不良反应。注意使用NAC的同时不得给予活性炭,因为活性炭可影响NAC的吸收。

还原型谷胱甘肽

还原型谷胱甘肽由谷氨酸、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结构中含活性基团SH键。当体内存在强氧化性的各种有机代谢产物时,它可与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有机代谢物毒性减弱或灭活,并易于经尿排出体外。在动物及人体内的研究证明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抗多种物质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细胞损害,保护肝细胞膜。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次~mg,每日1或2次。

其他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处理还有调节水、电解质失衡,静脉给予全肠外营养,补充维生素K和新鲜血浆以纠正凝血功能;对已有肾衰竭者加强支持疗法,如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代替肝脏行使解毒功能,以创造较好的肝细胞功能恢复环境。

更多消化肝病临床知识哪里看?

快来“医生站”瞧一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等.药物性肝损伤基层诊疗指南(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9(10):-.

[2]FontanaRJ,LiouI,ReubenA,etal.AASLDPracticeGuidanceonDrug,HerbalandDietarySupplementInducedLiverInjury[J].Hepatology.Jul27.doi:10./hep..

[3]左笑丛,刘玉兰.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用药的救治[J].中国新药杂志,,9(10):-.

[4]阚淑月,黄祥.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应用及中毒救治方法[J].医药导报,(02):-.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MSHK

本文审核:杨卫生医院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文嘉欣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