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云南医》独家支持
第54期
小编语:
大理美食样样经典
耙肉饵丝,耙肉酥烂,饵丝劲道
砂锅鱼,鱼肉鲜甜爽口
但是,大理的生猪肉!你吃过没?
作为一名合格的吃货你敢不敢尝试呢?
你担心的可能还有——是不是只要把好质量检验关,拼着肉眼和经验,咱们食用生肉就毫无隐患呢?
在云南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吃生猪肉、生猪皮习惯,有一种病的发病率较高,那究竟是什么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福利专区:
本期文章后留言脑囊虫病相关问题,专家进行专业解答
本期内容:闹囊虫病,不容小觑
专家:昆明医院主任医师孙涛
专家介绍:
孙涛,男,年7月生,籍贯山东,九三学社社员。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昆明医院神经外二科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云南省神经外科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云南省创伤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云南省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云南省分会委员,医院协会神经外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昆明医学会第三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委。
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疗系,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医院先进个人及多年履职考核优秀,在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擅长脑脊液循环系统障碍性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完成神经内镜手术约余台,包括脑积水、蛛网膜囊肿、脑室感染、脑室肿瘤、脑实质内病变,脑嚢虫,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高血压脑出血,颅底肿瘤及复杂动脉瘤的治疗。同时开展内窥镜脑立体定向技术,在精准定位的前提下神经内镜直视切除脑内小病灶、脑内病变活检、颅内异物摘除等。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北大版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SCI收录论文4篇。课题《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获云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成果奖。主持完成科研项目《颅底神经内镜手术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为神经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进一步夯实了解剖学基础。
问:什么是脑囊虫病?
孙涛:
脑囊虫病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
在有吃生猪肉习惯的云南西部和南部地区发病率较高,
是由猪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于脑内引起,
主要通过摄入被虫卵污染了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
虫卵在场内孵化呈囊尾蚴,
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
囊虫在脑内多分布在灰质或灰、白质交界处,
脑室内次之。
问:脑囊虫病有些什么临床表现?
孙涛:
脑囊虫病临床症状多样,
与囊虫寄生部位、
囊虫发育阶段及宿主免疫差异等密切相关。
目前根据囊虫寄生部位分为
脑实质型、
脑室脑池型、
脊髓型。
1、脑实质型:
以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
发作类型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及其持续状态,
部分运动性发作
和复杂性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
失神发作(小发作)少见,仅见于儿童。
2、脑室脑池型:
主要表现为
头痛、
呕吐、
视力下降,
可伴有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系由于囊虫寄生在脑室
各个部位以及各个脑池,
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部分患者在头位改变尤其是伸仰头时
突然出现
剧烈头痛、
呕吐、
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甚至造成猝死。
脊髓型:
该型较为少见,
主要以进行性加重的四肢无力、
大小便功能障碍
甚至截瘫等脊髓功能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
问:通过哪些检查可以帮助监测出自己是否患脑囊虫病呢?
孙涛: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2、脑脊液:
压力升高,
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
蛋白定量正常或轻度升高。
但脑室型囊虫患者腰穿
可能引起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故腰穿应慎重。
3、免疫学检查:
目前临床常用方法是间接血凝试验(IH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
但检验结果有假阴性或假阳性,
且阳性结果只能说明患者既往感染过囊虫,
所以免疫学检查只能是参考指标之一。
4、脑电图:
脑电图检查多显示广泛的θ或α活动,
α节律减少。
癫痫发作患者可见
尖波、棘波、棘慢综合波。
5、大便常规:
脑囊虫患者肠道内常有绦虫寄生,
粪便中可能查出绦虫节片或虫卵。
6、CT:
根据囊虫发育不同阶段CT表现不同,
在囊虫死亡钙化后,
CT扫描可见多发高密度灶,
常呈米粒状,
大小分布不一。
7、MRI:
囊虫活动期表现为
脑实质内多个散在分布的圆形
或卵圆形长T1、长T2囊肿信号,
囊壁较薄,
囊壁内偏于一侧可见点状头节,
增强扫描囊壁及头节轻度强化。
退变死亡期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
增强后明显环状强化,
此期头节消失,囊壁变厚,周围水肿加剧。
非活动性期囊虫钙化,
表现为T1T2均呈低信号,
增强后病灶不强化或轻度环状增强。
脑室脑池型囊虫虫体较大,
囊壁较薄,
FLAIR像囊壁及头节显示清晰,
常伴有梗阻性脑积水。
问:如何准确判断是否患脑囊虫病?
孙涛:
癫痫发作、颅内压升高
或/和多灶、多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伴有便绦虫节片史,
或皮下结节并经活检证实为囊虫,
以及脑脊液、血清学检查,
均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囊虫结节的病理学诊断
与头颅CT、磁共振的典型囊虫影像,
为确诊依据。
问:有没有什么办法治疗脑囊虫病呢?
孙涛:
(1)阿苯达唑:
血脑屏障通透性高,
为目前治疗囊虫病的首选药物。
(2)吡喹酮:
是一种广谱抗蠕虫药物,
部分患者服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脑水肿,
老年人及儿童等不易耐受人群慎用。
服药期间需住院观察。
1、对症治疗
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对颅高压患者脱水治疗。
2、手术治疗
(1)脑室型脑囊虫合并脑积水患者需行手术治疗,
主要手术方式为神经内镜下脑室内囊虫取出术和/或三脑室底造瘘术。
(2)对癫痫发作严重而频繁,
规范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
脑电图明确脑囊虫为致痫灶的患者,
可开颅切除囊虫肉芽肿。
问:平常生活中要怎么预防得这种病呢?
孙涛:
1、讲究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要洗手,
以防误食虫卵;
2、买肉时注意辨别“米猪肉”,
选择购买经过有关部门检疫合格的肉;
3、避免食用生肉和生菜;
4、做饭时,生、熟案板及刀具分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做科普知识宣传,不作为患者病情诊断依据,患者详细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需医院进行就诊和检查后,医生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往期回顾(仅显示近10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