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党史办实事用心用情,为离退休教职工健康 [复制链接]

1#

10月22日下午,家住东二院、今年81岁的陈伟鑫老师来到位于沙河校区东院家属区的“晚晴园——成电长者健康之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因为静脉曲张导致疼痛的腿。

“我已经坚持来了四天了,感觉腿部疼痛缓解了不少,确实有效果!”他高兴地说。

老同志正在进行经颅磁治疗和四肢撩动康复训练

在健康小屋,用于镇静止痛、消肿消炎的骨质疏松治疗仪,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的电脑中频治疗仪,主动训练骨骼肌肉的四肢联动康复训练仪,改善颅内循环的经颅磁(脑病)治疗仪,促进血液淋巴循环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护理设备一应俱全,为老同志们提供多样的无创康复理疗。“我每天都会来这里,晚晴园就是我们老年人的家!”来晚晴园参加活动、开展理疗,已经成了不少离退休教职工每天的“必修课”。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各相关单位积极行动起来,针对离退休教职工对养老、健康、医疗服务需求日趋迫切的情况,用心用情采取有力举措,让关爱多一些、风险远一些、健康近一些,为离退休教职工健康幸福不断“加分”。

关爱健康,打造现代化医养服务中心

从晚晴园推门进去,正对门口是一排书架和一张长桌,离退休教职工们可以在这里看书、练字。右边是一个投影仪和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椅子,平常用于开展健康讲座,老同志们闲暇时也会在这里观看体育赛事转播。老同志们在观医院在沙河校区东院家属区的延伸服务点,晚晴园安排了医护人员长期驻点,为离退休老同志开展无创康复理疗、日常义诊、健康咨询、体检报告解读等健康关怀服务。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校医院和离退休处携手,以晚晴园为平台,进一步拓展了针对老同志的健康服务:医院医院的医生为离退休教职工开展各类讲座20余场,组织健康义诊9次;探索建立全校离退休教职工的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回访等。

老同志们参加“阿尔兹海默病的‘前期信号’和治疗药物”讲座

10月22日下午,家住东一院、今年84岁的廖代医院宋伟医生作“阿尔兹海默病的‘前期信号’和治疗药物”的讲座。她说,每次路过晚晴园都会进来坐一坐,量一量血压,有时候感觉身体不舒服就做一下理疗。“我喜欢到晚晴园来,这里是守护我们健康的地方!”截至目前,晚晴园已接待离退休教职工人次,进行康复理疗次。

医院呼叫平台

目前,学校80岁以上的教职工约人,超过我校离退休教职工总人数的1/3。如何让高龄老同志更有效地应对突发紧急情况?通过高龄老人紧急呼叫系统,老同志们在家中和户外可以分别通过室内主机以及便携呼叫器发起求助和服务呼叫,晚晴园的工作人员确认情况后可以辅助呼叫并通知联络人,并在监控平台及时查看家中的红外活动探测仪和室外呼叫器的GPS定位反馈的信息。目前,已有户家庭完成了这套系统的安装与使用培训。

校医院医生为老同志解读体检报告

“东院家属区是目前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居住最为集中的区域,周边养老、医疗服务等配套设施相对滞后。高龄、空巢、独居等离退休教职工人数增加,老同志居家养老过程中突发意外时的紧急呼救和救助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离退休教职工党委书记、离退休工作处处长罗东表示,晚晴园的建设和运营,就是要为了切实破解这些难题。

关怀生活,从吃住这些小事做起

除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