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王”舒马赫的长期昏迷,使植物人再次成为话题,随着交通事故及其他各种意外脑损伤的增加,我国每年新增严重意识障碍患者超过1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交通事故、呼吸骤停、溺水等,造成严重的脑损伤,而患者无法从急性昏迷中完全恢复,大脑似乎进入到一种长期“沉睡”的状态,老百姓俗称为“植物人”。
哪种情况下算是"植物人"?
“植物人”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一种状态的描述,它的病因十分庞杂,每一位“植物人”都有其独特的疾病特点,其预后也可能大不相同,需要专业医生的精准评估与精准治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遭受各种急性脑损伤,包括脑外伤、脑卒中以及心跳呼吸骤停导致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中毒等等。这些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有的患者通过手术、药物、各类康复手段能从重病中解脱,苏醒过来并逐渐康复,回归社会和家庭。而有的患者则无法从急性昏迷中完全恢复,大脑似乎进入到一种长期“沉睡”的状态,老百姓俗称为“植物人”,在医学科学领域属于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disordersofconsciousness,DOC)的范畴。目前植物人存活大概20-3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
“植物人”处于昏迷状态,他跟普通的昏迷有什么样的区别?
昏迷是一种持续的、深度的病理性意识障碍,其特征是两眼闭合,不能唤醒,作为一种急性期表现,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当病人恢复至可以自动睁眼、有睡眠醒觉周期、但是又没有意识的时候,他就成为我们所说的“植物人”了。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昏迷和植物人是同一病人同一疾病过程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两者的具体概念虽然有差别,但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对于求医问药的患者家属而言,“昏迷促醒”既包括急性昏迷的促醒,也包括了慢性意识障碍——“植物人”的促醒。
能再次苏醒吗?
如果能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及时被筛选出来,并能够接受规范的治疗,苏醒的机会就会很大,所以对昏迷患者的评估就显得异常重要,一定要科学、严谨。一旦误判,部分有机会促醒的患者将失去再次苏醒的机会。
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一个“网状上行激活系统”,这是人体能够保持正常苏醒—睡眠循环的中枢,其大部分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关键部位,如上颈部脊髓、脑干、丘脑等。如果该系统受损,大脑就会丧失保持苏醒的能力,成为植物人。
要唤醒植物人,就要让该系统重新工作,术前评估就是要看这个系统究竟是被摧毁了,还是处于休眠状态。
能否恢复意识,则要看大脑双侧皮层是否完好。只要有一侧完好,就有恢复意识的可能。但如果双侧大脑受到弥漫性的严重损害,可能就无法恢复意识,这种情况多见于窒息、溺水等情形。而脑外伤、脑出血一般都是单侧皮层受损,恢复意识的机会也就更多一些。
另外影响植物人恢复的因素还有年龄、病因、病程。年龄越小,得病时间越短,恢复机会越大;外伤导致的植物人预后要优于非外伤。
临床采用多次昏迷康复量表(CRS-R量表)、神经电生理技术、多模态脑成像技术等综合评估体系,可减少临床误诊,提高预后预判。
(来源:云南健康教育)